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番禺区 > 化龙镇 > 正文

特色精品村|番禺化龙这个900多年古村打造美丽乡村风貌,文化古迹熠熠生辉

| 【记者 龙de传人】【编辑 峥辉】 | 2020-06-25 13:11:22




专栏语

根据省、市关于对标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硬任务高质量高水平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部署,番禺区在2020年底前务必完成高质量打造18条以上岭南特色精品村的任务。“禺乡振兴”特别推出“特色精品创建村”专栏,展示各村创建成果。




亮点速览


化龙镇潭山村在特色精品村创建工作汇报会上提出,近年来,化龙镇政府以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三清三拆三整治”等一系列创建整治工作为基础,大力推进潭山村“一村一品牌”创建工作。以文化为引领,以主题景观为落脚点,为潭山人民营造一片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

此外,潭山村依托“乞巧工艺”为亮点,着力打造文化艺术村,并以发展村庄旅游、生态农业观光、建设和提升现代化的工业产业园区,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提高村民收入。






特色精品村是如何练就


一、村庄有规划,带动村民就业增加收入


据悉,潭山村村庄规划于2013年6月开始编制,期间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规划工作坊、规划公示、村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等形式5次征求村民意见。规划严格遵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落实村民合理意愿,以发展村集体经济、农民新村建房、规划实施机制建设等方面具有一定有示范意义。




依托“乞巧飘色”为亮点的,打造发展村庄旅游、生态农业观光、建设和提升现代化的工业产业园区,建设高标准的厂房出租等为主,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提高村民收入。还利用村庄可建设用地和征地留用地,发展休闲农业、标准厂房、盘活闲置用地。


二、 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近年来,潭山村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机遇,紧紧围绕“营造生态、自然、优美的宜业宜居环境”的目标,先后投入资金1600多万元,推进村容村貌的改造,不断优化向省定的特色精品村靠拢。村内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15处,先后进行修缮和保护。







通过确立“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融合,发展建设与生态保护相和谐”的理念,潭山村充分利用和保护村内现有良好的生态资源,传承和发掘地方特色文化,促进产业的升级转型,努力打造美丽、宜居的特色精品村。




村史博物馆▲


室内外篮球场▲


休闲活动场所▲


三、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


在特色精品村建设过程中,潭山村制定村民自觉遵守的村规民约,使村庄环境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该村的保洁工作落实到每个生产队,实行分区管理,每个区均有清洁人员和管理人员。此外,村里还制定了《潭山村环境整治方案》并成立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时进行环境整治、灭虫灭蚊等工作。村内建多个垃圾收集点,1个大型垃圾收集站等等,不断提升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水平。





干净整洁的街道▲


全覆盖式的村庄绿化美化,完善的保洁机制▲


目前,潭山村安排专人定点分片对村内进行保洁环卫工作,还成立了一支15人的环境卫生管理、绿化管理的队伍,负责村内卫生管理、公园的绿化、河涌卫生管理、处理卫生死角、乱堆放、乱张贴等整治问题。


四、推进污水长效综合治理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全村所有的污水管网已经接入污水管网进行统一管理,接下来还会对雨污进行分流处理。村中所有的生活垃圾都由各个垃圾中转点定期定量运输到垃圾中转站,再由镇安排的垃圾清运车统一外运进行处理。在垃圾中转站还设置了绿化垃圾中转点和大型家私中转点,对绿化垃圾和大型家私进行处理。



河涌整治成果▲


五、打造“乞巧、飘色”为主的特色精品村


潭山村历史文化底蕴浓厚,在文化艺术方面,该村集珠三角地区戏剧、曲艺、飘色、乞巧、龙舟、醒狮和舞彩龙等多项传统民间文化艺术。2000年被评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为村里的娘玛旦(妈祖)都有飘色巡游活动,农历七月初七都在许氏大宗祠举办乞巧文化艺术节,让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传承和发扬。




为进一步落实番禺区委宣传部“一村一品牌”工作,潭山村将结合实际,围绕本村的传统文化艺术——飘色、乞巧工艺,打做乞巧文化艺术村——以潭山村综合文化社区为创作基地,设置乞巧制作工场、乞巧作品展示厅,利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在许氏大宗祠内举办潭山村乞巧文化节,供街坊欣赏。


在过去的数年中,

潭山村还发生了这些大变化





许多旧建筑,

也纷纷“旧貌换新颜”

便民惠民,赢得街坊点赞!




潭山小学▲


天字公园▲


许氏大宗祠▲


接下来,化龙镇潭山村将继续对标对表省定特色精品村的标准

进一步查漏补缺,加快推进特色精品村项目建设,实现乡村振兴

未来的潭山村特色精品村“小目标”


1、 提升村容村貌。将雨污分流纳入计划,每年投入资金,将原来的污水管网分离开,重新设置雨水管网;统计村内瓦房建筑和旧建筑数量,引导村民修旧如旧,保留见岭南特色古建筑……


2、 提升乡风文明。投入约40万元经费对博物室升级改造,从原来一层的博物室升级改造为二层博物馆;加大宣传力度,倡导村民形成良好家风,将村中的家风家训教育基地全面对外开放,做到家喻户晓……


3、 发展产业特色。利用文化艺术村前80亩鱼塘和花场打造生态公园,建有花海、宠物乐园、儿童活动、滨水栈道等……


4、 强化基层治理。在文化综合社区,打造示范性党群服务中心;加大传宣力度,让村内的公共服务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让村民办理更加方便快捷…



知多D:番禺化龙·潭山村

潭山村位于番禺区化龙镇西南部,因村内有一小山岗形似寿星公,故曾名寿山堡,又因村前有一深潭,村后有花山,得名潭山村。该村占地面积4.6平方公里,总户数1903户,常住人口4452人。据史料记载自宋代光禄大夫许彦先之孙许青为潭山开村后,距今已900多年历史,流传近三十代。




参观路线:

①潭山牌坊→②潭山大道→③ 潭山村委→④潭山村综合文化 社区→⑤许氏大宗祠→⑥多元 化生态公园→⑦水牛山生态公园




图文资料由潭山村提供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