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番禺区 > 桥南街 > 正文

市桥象圣中学这块“小农田”里有大收获!

| 【记者 黄骆】【编辑 橙子鱼】 | 2021-11-25 11:39:23



桥南街辖内的市桥象圣中学深知,

学校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

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美丽宜居的现代乡村的大背景下,

市桥象圣中学结合实际,

根据学生发展情况,

打造独具特色的“小农田”建设





同学们登记农作物每日生长情况




该校以农耕教育为基础,结合学科教学,加强对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同时在课堂上穿插德育教育。打造劳动教学教师团队,倡导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




同学在“小农田”劳动教育基地里松土施肥。


同学们合力搬开田间的石块,在劳动中学会坚持与合作。




据了解,“小农田”劳动教育基地是该校开展特色劳动教育的硬件设施,是该校开展综合实践的教育基地。此处常年阳光充足,配备有自来水水源、工具房、宣传教育栏等教育教学设施。在两亩多的农田上,土豆、花生、向日葵、波斯菊等各色农作物在园中蓬勃生长。学校所有班级的学生都被分成若干个种植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照料一块田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播种、田间管理、丰收等开展各项劳动实践。






孩子们在田间细心的培育自己亲手种下的农作物。




市桥象圣中学“小农田”建设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如陈涌村、蚬涌村、草河村、番禺区农科所等,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农耕文化课程资源,拓展小农田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学校还发展了校外指导教师、家长队伍等,构建起指导学生劳动教育活动的人才资源库。





青菜长出来后,同学享受丰收的喜悦




“小农田”建设构建了“三纵、三横、三面”劳动教育模式:


(1)“三纵”即家校合作、村校合作以及农科所与学校合作。


家校合作:每班聘请1~2名有农耕经验的家长担任劳动教育实践技术指导员,促使学生在多方面获取知识、掌握劳动实践技能。


村校合作:分别与陈涌、蚬涌、草河村签订技术合作意向,为小农田建设提供一定农具、人员与农耕技术的支持。


农科所与学校合作:与番禺区农科所接洽,构建一定农业科学技术的合作意向,一方面学校小农田可以作为试验田的形式,另一方面农科所为我校农耕活动提供较高水平的科学技术。



把丰收的农作物进行展示


(2)“三横”即“提升劳动技能——与学科相结合增强种植劳动技能”“渗透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相结合渗透合作、共享、奉献劳动理念”“融汇科学技术——与农科所合作提升科学种植技术”。


(3)“三面”即一方面劳动骨干教师参加劳动理论系列学习,一方面对参与本项目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另一方面积极与校外劳动实践机构合作,拓展劳动教育效益。





自己种的番茄一定特别可口


记者还了解到,该校“小农田”建设的课程规划形式多样化。课程设计总体思路根据《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突出劳动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校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多元的校本小农田建设课程。最后,学校与各村也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小农田”建设初具规模,种植劳动教育系列课程规划初步定稿,各年级、班级、小组的管理架构也建成,与村、农科所等校外机构初步达成技术合作意向。以“小农田”为载体的劳动教育正稳步、有序地实施。



象圣中学的同学握着甘蔗进行合影,寓教于乐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魅力




学校简介





市桥象圣中学创办于2000年,位于番禺区桥南街蚬涌路段。学校按花园式设计布局,校舍宽敞,建筑宏伟,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是一个具有现代化标准的新型学校。该校一直秉承 “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和“正德启智,因材育才”的教育理念,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通讯员 市桥象圣中学

通讯员 供图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