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番禺区 > 南村镇 > 正文

南村的这对“牛郎织女”,用一辈子的承诺,书写最美爱情

| 【图文记者 阿朱】【视频 阿朱】【编辑 方米妮】 | 2021-08-14 14:55:00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始于汉朝,是一个古老的节日。相传,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的时刻。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代代相传,感知、浸润、濡染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爱情观。


他和她,从互不了解的陌生人,变成用余生彼此熟悉的亲人。他和她,从青葱岁月,走到白发苍苍。他和她,从轰轰烈烈的热恋,回归柴米油盐酱醋茶。在番禺,有着无数的“他”和“她”。微社区e家通番禺区将在8月份推出七夕爱情专题,小e带你走近番禺一对对爱侣,听听他们的爱情故事。


家住南村的陈艳秋和黄灼宽,

是一对年过古稀的军人夫妇,

他们携手走过50年,

曾上过战场保家卫国,

也曾分居两地10年之久,

为了照顾生病的妻子,

丈夫坚持熬药20年,

每天至少4小时......


他们历经风雨,不离不弃,

用生活中的点滴爱意,

阐释了朴实无华的爱情。


“从前的日子过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陈艳秋和黄灼宽

用一生唱响了这首情诗。



80元的婚礼,一辈子的承诺


陈艳秋回忆,那时的爱情很简单。1971年,黄灼宽和陈艳秋决定在五一结婚,他们拿着组织开的证明,领了结婚证。部队的男同事帮忙买了花生、糖果等食品,女同事帮忙布置会议室,举行了庆典。把两张单人床拼到一起就是新房了。战友们送的礼物都是《毛泽东语录》、笔记本之类的东西。只有一个战友送了一口锅,还不好意思拿出来。陈艳秋说:“幸亏有这口锅,我第二天才自己做了一餐饭。”这个简单婚礼只用了一天时间,流程十分简单,花了八十元钱就搞定。



黄灼宽和陈艳秋的结婚证


没有房,没有车,也没有钱,八十元的婚礼,就是那个年代对爱情全部的承诺,而在往后的很多年里,黄灼宽和陈艳秋都用尽全力,履行自己在爱情中的誓言。


10年相隔两地,这就是军人的爱情


结婚后,黄灼宽和陈艳秋就职于不同的部队,部队每年只有一个月的假期,每到放假的时候,陈艳秋带着孩子去看望黄灼宽,在清早乘坐大巴车,中午才能到,曲曲弯弯的山路绕了一圈又一圈,陈艳秋和孩子吐了又吐。等到黄灼宽放假,他就去看陈艳秋,这样算来,他们每年最多只能见两次,如果有特殊情况,这一个月的假期也会取消。




黄灼宽和陈艳秋


在陈艳秋金婚感言中这样写道:记得婚后第二年,我要生儿子的时候,由于前置胎盘出血。可是那一年老伴没有回来休假。妇产科主任只好打电话给我父亲商量。父亲说,“她是你的病人,你认为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我没有意见。”这样妇产科主任就放心大胆地做了手术,才使我们母子有惊无险地渡过了这一关。一年后你回来休假,第一次见到白白胖胖的儿子,抱着不肯松手。


这样分隔两地的生活,一直过了10年,然而这10年里,陈艳秋不曾有一句怨言,她说:“做军人的妻子就是这样,我也是军人,我能够理解他。”


不离不弃,相伴永久


1990年,陈艳秋得了类风湿,卧床三年下不了楼。那时,他们住在7楼,每次上下楼,都是儿子背着陈艳秋,而黄灼宽更是一步不离照顾在床头。为了治好病,他们走遍了名医,试尽了偏方。陈艳秋回忆,每次药费都要一、两千元,而那时,我和老伴合起来每月工资才八百元,儿子又刚参加工作,还要花钱请个保姆。日子过得很紧巴,真是恨不得一分钱掰四瓣来花。但我们从来没有互相埋怨,也没有求助过任何人,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


后来,陈艳秋寻到了一位好大夫,身体逐渐好起来,但是每天都要吃药,一副药需要熬四个小时,黄灼宽从此多了一个熬药的任务,每天四小时,坚持二十多年,从未间断。



黄灼宽为老伴儿熬药



陈艳秋和她创作的歌曲



黄灼宽正在听老伴儿陈艳秋唱歌


退休后,陈艳秋爱上了唱歌、写歌,她创作的歌曲多次拿到市级奖项。黄灼宽就负责打点好生活中的一切,让老伴儿有时间有精力去做自己爱做的事,他说:“家里的事,我包了,只要你开心就好。”


回顾婚姻50年,

陈艳秋分享道

谈恋爱是阳光的,

而结婚却是实在的,

互相包容是最重要的。

只有这样,

两个人才能相伴永久。


(视频字幕字体:黑体)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