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番禺区 > 钟村街 > 正文

青春新时尚,垃圾分类少年行!祈福新邨社区校社联动“搭平台”,学生上岗争当“督导员”助力社区治理

| 【记者 王建毅】【编辑 子禾】 | 2021-02-25 15:54:51






近年来,随着优质生活圈的打造,祈福新邨的社区治理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环境卫生、垃圾分类是重点工作。



自2019年10月7日以来,祈福社区全面实施定时定点垃圾分类投放。除了全面落实分类垃圾桶投放点设置,祈福社区居委牵头,以“家校社”联动模式,在社区内搭建平台,培育“垃圾分类青少年环保督导队”,通过鼓励青少年儿童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形式,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让更多居民参与,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工作方法,助力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推动基层治理。


祈福新邨社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街,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绿化率达75%。小区楼盘总数为23108,常住户数15917户,常住人口约达90000人,其中来自92个国家的1433名国际友人,港澳台同胞有3652人,共有14个小区。作为一个多元化、包容性极强的超大型混合社区,祈福新邨社区以大环境、大配套、大交通的国际文化型社区而享有“中国第一村”“巨型御花园”等美誉。


合理设置点位,构建长效机制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社区实际和居住人口情况设置点位,祈福新邨社区居委在小区内,共设置了107处投放点,其中定时点89个,误时点18个。为便于管理和安排,将14个小区划分为11个网格,实行片区网格化管理。



同时,为有效推进垃圾分类,社区以党建引领,组织社区党员、在职党员、志愿者等,担任“督导员”、“宣传员”的工作,参与到社区垃圾分类守桶、入户宣传等系列活动中。建立垃圾分类奖惩机制、督导机制等,实现长效管理、有效作用、持续改善。







适时搭建平台,加强“家校社”联合

据悉,祈福新邨社区辖区内共有三家学校,在垃圾分类开始之初,社区就有建立学生志愿者督导员的构想。而学校对于学生的志愿服务有时数的指标要求,经常有学生及家长提出希望参与社区服务。


为充分调动学生群体的积极性以及连带的“家庭效应”,也为了避免出现服务扎堆、“形式主义”的现象,社区积极筹措,在社区内开展青少年垃圾分类督导活动,社区和学校联合,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担当垃圾分类督导员,丰富课外生活,让垃圾分类从小抓起,做更有意义更贴合实际的志愿服务。


截至目前,这一支“小小督导队”屡见奇效,共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32场次,参与人员达550人次。


志愿践行服务,点亮青春风采

在祈福新邨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国谊看来,自从“搭平台”“建队伍”后,社区内青少年参与志愿实践服务,无论是参与率与覆盖面都越来越高。

如今,社区内的青少年志愿者们积极担当起文明行为的引导者,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利用空余时间主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在小区内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开展志愿“守桶”活动,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认真指导居民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同时增加桶边清洁服务,配合做好分类点周围环境清洁工作,成为社区垃圾分类的“倡导员”和“推行者”,在志愿服务中促进垃圾分类落到实处,传承和发扬志愿服务精神。




通过他们的志愿协助执行源头分类服务,居民的垃圾投放更加自觉、高效,守点的垃圾分类点厨余垃圾收集量平均增加70斤。

还有居民受到鼓舞,

希望能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

共同参与到社区垃圾分类中。




志愿者的家长对于孩子参加这项活动非常支持,很多都会陪同前往。据悉,在小志愿者守桶的过程中,有遇到很多主动自觉分类投放的,不太清楚的会主动询问后分类投放的,也有一些刚开始胡乱投放,听到志愿者劝解后重新分类投放的居民,都给了孩子很多的正能量和满足感。

特别是一些长者熟练掌握分类知识,细致分类,还会和小志愿者探讨垃圾分类的知识,主动关心他们“会不会冷”,说“你们辛苦了”,表扬他们,都让人非常感动。但也有部分居民直接无视,劝解也无效,让小志愿者倍感无奈。

在服务过后,他们也有一些小小的心得,比如希望能够强化硬件设备配备,方便居民破袋后及时洗手,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刘清扬、吉星阁和林泰成等几位志愿者,从活动一开始就积极报名参加,并且坚持每个星期都来。通过小志愿者们的付出,社区变得更加干净、整洁,而对于家长以及孩子也是一种成长,可以体验坚持和努力带来的收获。














消息及图片来源:祈福新邨居委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