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番禺区 > 化龙镇 > 正文

行摄化龙 | 柏堂村,千年古村,奇闻多多

| 【记者 龙de传人 实习 许静华】【编辑 峥辉】 | 2019-12-03 20:32:13

                                                                         




在化龙有着一条越千年历史的古村,得天时、地利、人和,留下了不少文物古迹,村里奇闻故事多多,它就是柏堂村。


柏堂村位于番禺区化龙镇,含柏堂、东溪、大街、地围四个自然村,相传在北宋高宗建炎年间,有刘昶偕妻来柏堂定居,生下六子,后刘昶带两子远去,遗下一妻四子。其妻矢志柏舟,终身相守,乡人慕其贞节,以“柏堂”作村名。



柏堂村从南自北分别是大街、柏堂、东溪三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紧密相连、一气呵成,没有断离的,村里的主街道由板石组成,巷子向西成扒齿状排列分布。



一夜成名的大街








从化龙镇中心出发向往柏堂,首先到达的是大街,大街的来由也是有段故事的。据《柏堂纪事》一书介绍,清朝初年,山门村人李亚打死了一名清兵,由于柏堂村李氏与山门村李氏同宗,柏堂村的刘姓居民担心受到牵连,伤及百姓,就连夜把村里门楼上刻有“柏堂”二字的石匾取下来,换上“大街”二字。刘姓人用这种方法来区别于李氏的聚居点,而“大街”一名也一直沿用至今。




古色古香的东溪门楼


柏堂每条自然村都保留了一些门楼和牌坊,以前每个门楼都有闸门、闸栋,主要作用是加强治安防御外人。据闻,清朝时期比较动乱,许多村都会进行关闸宵禁。







小e沿着大公路走,看到了位于东溪村口的东溪牌坊,它不像其他自然村的牌坊那样宏伟,但却保留了古色古香的特点,村里人大多称它为东溪门楼而非牌坊。


村里一位老人家杜爷爷说:“现在就只剩我们东溪保留了最原始的、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大街和柏堂的牌坊都是拆了后重新修建过的、比较新式的牌坊。”



据街坊们介绍,东溪有四五个门楼,而         最接近公路、位于村口的门楼是一个红石门楼,用红板石修建而成的。杜爷爷说:“通常村口位置的门楼或者牌坊都会修建开阔的路,便于人们出行,而我们这个门楼的侧面还修建了一堵墙,这是跟风水有关。”据了解,杜爷爷自小在东溪村生活,他对这里的建筑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多了解下传统建筑,形成保护文物的意识。




东溪炮楼



清末民初时治安不太好,有不少的山贼进村抢劫,因此许多农村都会修建炮楼,起到抵御盗贼,保护作用。此外,炮楼还有更楼的作用,在固定的时间点会有人上楼打更报时间。








走过了东溪门楼,通过几条小巷在东溪公园旁边,有一座跟现代建筑风格不相符的建筑物——东溪炮楼。炮楼为五层结构,基座长和宽各4米,高约15米,正门的石刻上写有           “永安”二字。



住在附近的一位老人家介绍,东溪炮楼在以前是村里最高的地点,站在炮楼的顶层能够观察到全村的状况。老爷爷说,“一般建筑物的外墙是由两层石砖建成,而炮楼是由三层石砖建成的,能够防御子弹。炮楼每层都会有枪眼的空位和一个木板平台,不过现在不能进去里面观看了。”


柏堂村有着过千年的历史,

留下了不少的文化古迹

和许多奇闻趣事,

不知道在各位街坊心目中,

柏堂村又是怎么样的呢?


稿件征集              

街坊平时关于化龙镇本地的

摄影作品、新老照片、小故事、

正能量事迹、文章、短视频

可向化龙飞升专栏进行投稿

一经采用,

除了能在化龙镇官方平台进行展示

还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一份!


投稿邮箱:

13570304199@163.com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