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番禺区 > 化龙镇 > 正文

沙亭村“起龙”!2019化龙镇首只龙舟被唤醒

| 【记者 吴小思 王建毅】【编辑 楚韵】通讯员:许树添 | 2019-05-14 18:50:24



俗话说:“四月八,龙船透底挖。”今年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既是母亲节也是“起龙”的吉日。这一天,化龙镇沙亭村20余名村民组成队伍来到龙船滘挖龙船。




当天上午8时左右,在沙亭村龙船涌和龙船滘旁,已经有不少村民翘首以待。




吉时到,伴随震天的鼓点,起龙队伍随车来到龙船滘。正式起龙前,先由村中长者进行隆重的祈福仪式,待仪式结束,鞭炮声响起,村民开始合力“起龙”。




扒龙船讲究团结,起龙同样也需要团队协作。今年沙亭村“起龙”队伍中既有30来岁的青壮年,也有70多岁的老人,大家同心协力。






有别于往年的纯人工开挖,今年沙亭村民们开来了一架挖掘机,利用长臂钩机清杂草、开水闸。只见水闸打开后,龙船滘的水开始向河道流动,已深藏一年的龙船浮出水面,村民们一边喊着号子,一边拿上水瓢奋力舀污水、洗船身。



(村民先对龙船滘进行排水)



(龙船滘排水口被打通)




(清理杂草)






(舀污水、洗船身)


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将近三个半小时的合力清淤、排水,沉睡两年的龙船终于浮出水面,下午涨潮时分,村民们又合力把龙船拉出龙船滘。



戽水摞船浮,两条传统龙被唤醒




传统龙舟多由坤甸木制造,这种类型的木材置于潮湿处不会腐蚀,反而会越来越坚实,因此村民们习惯将它们置于水底保存。




据了解,这次沙亭村起了两条龙船,均属传统龙。较长的那条龙船总长为12.8丈左右(长度近38米),宽度为1.1米(最大位置以放鼓的位置计算),可容纳“扒仔”以及龙船头、龙船尾的打旗手、公、锣伞、柏竹旗、鼓手等共80多人。而另外一条龙船稍短4米左右。




起龙、请龙、采青、探亲、拜祖、竞渡、埋龙等,这些都是沙亭龙舟文化的传统习俗。据村民安叔介绍:


扒龙船出外的时间也是非常有研究的,因此,珠江水的潮汐水位一定要清楚。以前有这样一说,‘五月初一茶、初二饭,初三、初四水大晏......!’意思就是说五月初一当日煲早茶的时候,珠江的潮水就会涨。五月初二靠近煮中午饭的时候扒龙船都没问题,五月初三、初四的午后也可以扒龙船。




 沙亭龙舟文化根脉深厚




谈及化龙的龙船文化,沙亭村“龙船乸”(独角龙船)就是代表。沙亭龙船乸崇拜习俗起源于北宋,是沙亭开村先祖从湖北秭归屈原故乡带到番禺。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记载:“此船青面独角无须,快捷异常,因无须而被称为“龙船乸”(乸即雌性,对应有胡子的是雄性)。”“龙船乸”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龙头、龙尾上,龙头具有青面独角无须;一般的龙舟的龙尾是弯的,“龙船乸”的龙尾则是直的。


如今,沙亭村“龙船乸”已被列为广州市非物质文体遗产项目名录,而“龙船乸”的龙头和龙尾目前都供奉在沙亭村里的东潭屈公祠中。


“沉睡”的龙船被“唤醒”后,村民还将会对龙船进行清洗与修补,再涂上桐油,既是翻新,也会起到保护作用。沙亭村今年定于农历的四月十五进行采青,届时公(神)、锣伞、柏竹旗、龙船鼓等装饰就会配到龙船上。据沙亭村龙船会负责人屈伟甜介绍:


今年我们会到天河宦溪村、车陂、塘夏等友好乡村,还会到邻镇思贤村和化龙运河内的兄弟村、老表村等进行龙舟探访活动。大家‘吃龙船饼、饮龙舟茶、食龙船饭’等,旨让年轻人传承传统文化,增强自身体质。不过扒龙船出外探景我们规定必须达18岁以上的会游泳的村民才能参加。





另外,承载着文化记忆的沙亭号龙舟鼓已经敲响力量的号角 —— 沙亭村龙舟队将代表化龙镇参加番禺区第十七届“莲花杯”“禺山杯”龙舟赛。本月21号开始,沙亭村龙舟队会在化龙运河沙路水闸河段进行训练,也欢迎热衷龙舟文化的街坊村民,前来助力。


图片来源:许树添 摄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