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番禺区 > 大龙街 > 正文

且看且珍惜!大龙街竟然有这么多文物保护单位,你去过几个呢?

| 【记者 小觅风】【编辑 子禾】 | 2019-04-23 15:48:52

                                 




前几天,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96米高的塔尖在大火中轰然倒塌,这个在塞纳河畔屹立了800年的艺术圣殿在一夕之间,几乎毁于一旦,让全世界人民都为之感到震惊和遗憾。这场火灾,也为各地文物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



你知道吗?

其实,大龙街也有67处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4处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是市登记文物保护单位、2处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7处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还新增了大龙村谭氏大宗祠和古文炳墓2处文保单位。


这些文物古迹

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也深刻记载着一段历史的发展,

是历史再现的最好文字,

为后代人研究这个建筑

所承载的人事发展变迁,

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阙里南宗祠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阙里南宗祠位于大龙街大龙村大龙路18号。据族谱载,该祠始建于明代中叶,曾多次重修,清光绪九年(1883)平基重建,2000年族人集资重修。




坐北向南,广三路,深三进,总面阔23米,总进深58米,占地面积1334平方米。中路建筑均为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青砖墙,花岗岩墙基。头门设木质大门,两侧立一对花岗岩石狮,前后檐左右次间建花岗岩须弥座台基,前台基底部雕有卷草纹饰。




前檐上方的梁、匾、有大量精美的木雕。门额木匾刻“阙里南宗”为明户部尚书郎叶春题写。头门后为天井,铺花岗岩条石,两侧为廊。中堂前为月台,前为花岗岩台阶,台阶底部立抱鼓石,两边有花岗岩石栏杆。中堂前廊铺砌花岗岩条石,中部立四条圆木金柱,红砂岩柱础,明间悬挂“玉书堂”木刻匾。




中堂与后堂间为后天井,两侧带两廊。后堂明间后设有安放祖先牌位的神龛,神龛台基用硬木雕刻,明间悬挂“积厚流芳”木刻横匾。祠堂左右路为钟鼓楼,均为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青砖墙。




阙里南宗祠是珠江三角洲典形的广三路,三进式古祠堂建筑,尤其是此祠的木雕和石雕相当精美,相关研究岭南古代建筑装饰艺术提供的实物。2002年7月,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孔尚书祠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孔尚书祠位于大龙街大龙村大龙路20号。据族谱载,该祠始建于明末清初,清光绪九年(1883)和1995年均有重修。




该建筑坐北向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0.8米,总进深22.4米,占地面积241.92平方米。两进均为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青砖墙,花岗岩墙基。头门前建花岗岩台基,花岗岩石门框,石额阴文楷书刻“孔尚书祠”,上款“光绪癸未夏日吉旦”,下款“黄景真拜书”。




头门前石梁架上饰石狮和异形斗栱,梁架、封檐板遍刻花纹图案,工艺精巧。前后廊的墙楣上1883年的绘画至今仍然清晰,尤以大门后上方的双龙戏珠最为生动传神。




头门后为天井,铺砌花岗岩条石,两侧为廊。后堂明间后侧设有安放祖先牌位的神龛,神龛台基用硬木雕刻。




孔尚书祠是孔子三十八代孙、唐代广州剌史、岭南节度使孔戣的专祠,孔戣官至礼部尚书,死后加封兵部尚书,故称孔尚书祠,有关孔戣的遗迹现存已不多。




该祠堂对研究孔子家族史及孔戣的生平事迹具有较大的意义。2002年7月,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跨龙桥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跨龙桥位于大龙街新桥村南坊,始建于明代,在明朝洪武至康熙五十一年期间为木桥,康熙五十二年(1713)改建为花岗岩石拱桥。清乾隆十一年(1746)、清宣统三年(1911)两度重修,一直是当时村民出入村的主要通道。




该桥为东西走向,花岗岩砌筑。总长23.6米,宽4.5米,占地面积106.2平方米。桥拱由三个弧形石拱承托,桥面两侧砌石栏板和石望柱,两端用花岗岩石砌成有八级台阶的引桥,南面正中栏板阳刻“跨龙桥”三字。




石栏板均有浮雕装饰,浮雕按民间故事中八仙法器、福禄寿、鲤跃龙门等内容雕刻。整桥风格简朴,是连接新桥涌两岸的主要通道,现在仍是村民出入的主要通道。






跨龙桥形制保存较完整,结构稳定,对研究番禺古代桥梁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02年9月,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2008年12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新桥圣母供庙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桥圣母宫位于大龙街新桥村南坊下街41号,用于供奉天后。建于明代,清代有重修,1992年重修,保存清代风格。






圣母宫坐西向东,三间二进。正庙总面阔10.8米,进深19.2米,占地面积207.36平方米。硬山顶,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青砖墙,红砂岗墙基,地面大部分为红砂岩条石。






大门门额上悬挂木匾,阳刻“圣母宫”三字。柱础均为红砂岩构件。后堂花岗岩拜桌有龙纹浮雕栏板装饰。该庙整体保存较完整,对研究番禺民风民俗有一定的价值。2008年12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名称为圣母宫。



石岗西胡氏宗祠



(市登记文物保护单位)


石岗西胡氏宗祠位于大龙街石岗西村万石大街29号。从堂内陈设的清皇御赐木匾可知,该祠始建于清代,1997年重修。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4.7米,总进深18.2米,占地面积267.54平方米。






两进均为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头门后均为红砂岩墙基。头门建于花岗岩台基上,前廊立四根花岗岩檐柱,柱顶挑头雕刻戏曲人物。






头门两山墙立面墙楣饰以人物砖雕,保存较好,雕工精致。明间花岗岩石门夹,石额阴刻“胡氏宗祠”。头门后檐右侧墙嵌砖雕神龛,龛额雕“福禄寿三仙图”,明间和两次间设屏门与天井相隔。天井铺花岗岩条石,两侧为廊,右廊侧墙嵌有1997年的碑记。






后堂明间悬“光庆堂”木匾,右次间悬光绪及宣统年间的御赐官职木匾。明间后设有放置祖先牌位的神龛。该祠堂保存了清代祠堂的建筑风格,其砖雕做工精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005年9月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公布名称为胡氏宗祠。





傍江东古氏大宗祠



(市登记文物保护单位)


傍江东古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傍江东村厚德大街10号。族人介绍该祠堂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明清时曾七次重修扩建,1992年重修瓦面,2007年存清代建筑风格。





古氏大宗祠坐北向南,广三路深三进,总面阔25.98米,总进深93.05米,占地面积2417.44平方米。




该祠堂中路为硬山顶,灰塑博古脊,镬耳封火山墙,碌灰筒瓦,青砖墙,花岗岩墙基。大门木门夹上嵌木匾,阳刻“古氏大宗祠”五字,祠堂装饰艺术较为丰富、精彩,梁架、柁墩、雀替雕有栩栩如生的人物、花卉等图案。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遍布祠堂各处。大门前有宽广地塘及照壁,照壁基础仍可见雕刻精美装饰的红砂岩石构件。










据了解,近年重修使部分结构与外观有所改变:头门后两廊顶部改为钢筋水泥梁架结构;两庑用青砖加宽墙体,并安装了门;中堂屏门为新构件。除中路及青云巷门楼保存原貌外,其余部分均改为现代建筑。





该祠堂保存较好,是傍江东村规模最大、装饰较精美的宗祠建筑,也是番禺区内少数几座大祠堂之一,对研究番禺古代祠堂文化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02年9月,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傍江西罗氏大宗祠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傍江西罗氏大宗祠位于大龙街傍江西村中和大街8号,始建年代待定,于1920年重建、1992年重修,具有显著的晚清风格。坐西北向东南,广三路,深三进,总面阔19.9米,总进深68.3米,占地面积1359.17平方米。






该祠格局为中路三间三进,均为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雕花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花岗岩墙基。头门前廊两次间建花岗岩台基,前立四根花岗岩檐柱,柱顶部挑头饰有人物石雕。梁底雕花,斗栱和柁墩为朴素的木雕构件。







正门两侧立石狮,门额嵌木匾刻“罗氏大宗祠”,上款“庚申年重建”,落款“顺德岑木樾敬书”(岑木樾为光绪三十年进士,翰林院编修。据此,庚申年应为1920年。)




中堂前有月台,前端有石围栏,两侧建有山墙,墙头各立一只小石狮,此装饰在番禺区内罕见。中堂内共有四根石檐柱和四根圆木金柱,两次间前及明间后均有屏门,明间横梁正中悬挂“保大堂”木刻横匾,上款“癸酉年”(1993年),落款“裔孙恒熙敬书”。后部梁架悬有一木制“功名”匾,上刻“探花及弟”,上款为“道光壬午科殿试钦点一甲第三名”,落款为“臣罗文俊拜”(罗文俊,字敬仲,号鹤蝉。南海南庄罗园人,是石碁傍江罗氏的同宗。道光壬午科(1822年)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







后堂明间设奉祀先祖的神龛,神龛上悬有“祖德流光”木匾,落款“裔孙恒熙敬书”。祠堂左右路建有青云巷和钟鼓楼,青云巷石匾风别为“锦衣”和“玉带”。





钟鼓楼两侧有围墙与祠前的照壁相连,围墙两侧开门,建有门楼。开阔的地坪前侧立有新制的旗杆夹石并砌有半月形放生池。祠堂规模较大,为典型的岭南广三路祠堂,保存了清代的建筑风格,对研究番禺祠堂文化很有价值。2010年11月,公布为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



敬修堂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敬修堂位于大龙街茶东村楼街南十四巷6号,始建于1935年、2000年重修。敬修堂座西南向东北,为砖混结构中西合璧二层建筑。主建筑外围建有围墙,形成庭园式住宅,占地面积1390.8平方米。大门座西向东,门楼式大门,绿色琉璃瓦,下嵌红色瓷砖,刻“敬修堂”三字。据说当时有一对联:“敬老尊贤重古道,修身洁己奉良言”,但此联现已不在了。




主体建筑总面阔11.2米,总进深28米,占地面积313.6平方米。前座客厅分二层,为歇山顶,龙船脊,绿色琉璃瓦筒、碌灰瓦当。




大厅前廊顶部有龙凤灰塑装饰,大门前有两条罗马柱,上有雄鹰灰塑装饰,正面大门左右各一扇窗户。大厅内有四根黄色石柱,柱顶为钢筋横梁。两侧各三扇窗户。大厅后左侧次间有楼梯上二层。二层客厅四周有廻廊,可从走廊到后座二层。





后座为硬山顶“三间两廓”式二层平房。首层中间为神厅,两侧及两廓为居室。二层间隔与首层同,三间均为居室,两廊为走廊,天井铺花岗岩条石。主体建筑大门前原有金鱼池,旁有假山,及八角亭,于1964年被拆除,现为二层平顶青砖民房。






该建筑大门正面贴红色瓷砖,在2000年重修时加建了雄鹰灰塑。该建筑主体保存完整,对研究番禺民国时期典型风格庭园建筑提供了实物,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010年11月,公布为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这八个文物保护单位,

你知道还有哪些吗?

67处清单如下:











资料来源:大龙街文体中心

图片由大龙街宣传办提供


往期推荐:


广州3岁女童15楼坠落两次缓冲,奇迹生还~事发时家里有人

大龙街新东方烹饪学校一名17岁男生离校失联溺亡,警方通报初步调查结果

好消息!大龙街设番禺公证处便民服务点,打通公证服务“最后一公里”!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